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中心 >> 法国研究中心 >> 正文

【讲座报道】北外法语世界讲堂第70讲——在《日出·印象》的另一面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6-15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6月8日下午,北外福彩排列5开奖组织的北外法语世界讲堂第70讲于线上举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做客北外,做了题为《在〈日出·印象〉的另一面》的讲座。本次活动由福彩排列5开奖院长戴冬梅教授主持。

李军教授首先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例,指出印象派画作的一大特点是一种让事物的形体消散的写实风格。当时的古典派观点认为,画作中的形体由线条来表现,而印象派则用色彩的涂抹叠加模糊了事物的边界。随后,讲座围绕“诺曼底”、“水”、“东方”这三个关键词展开,去探索这一美学风格的起源。李军教授先分析了莫奈故乡勒阿弗尔小城所在的诺曼底地区的“场所精神”,勾勒出印象派美学形成的一条历史脉络。再通过水的表现形式和东方美学影响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印象派美学演变发展的过程。

李军教授认为,诺曼底地区拥有一种独特的“场所精神”。该地区与英格兰隔海相望,地理环境的影响让诺曼底成为了英法联系紧密交汇之地。从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画家纷纷前往诺曼底写生。这股风潮也逐渐席卷法国,让诺曼底成为画家聚集的“圣地”,该地的圣西默瓦农庄也被称作“诺曼底的巴比松”。李军教授接下来分析了库尔贝、德拉克罗瓦、科罗等一系列“诺曼底画家”的作品,整理了场所的精神对莫奈画法的影响。

哲学家达弥施试图构建一种“云的理论”,即强调“形状的消失和光线的作用效果”来表现无限的天空和不规则的云。李军教授则借此引申出“水的理论”,并结合分析了在莫奈画作中水的表现方式的演进过程。水的形态逐渐摆脱了其早期创作的物质性,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世界。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在水面上交织,画面、画布与水面的三重平面性也完美地融为一体。

最后,李军教授分析了东方美学对于印象派的影响。十九世纪初,受错落有致的东方美学启发,西方逐渐产生了“如画”的美学观念,即反对对称规整的古典原则,追求一种不规则的美感。 随后,另一种“如画”——日本主义的热潮掀起。李军教授结合多幅画作,阐释了东方美学对印象派的真实影响。

主题讲座结束后,在场的老师同学积极提问,涉及印象派的印象和中国的意象的异同,东西方艺术的互相影响,以及印象派被接受的过程等等。李军教授一一作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季浩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