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1年第1期 目录与摘要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1-28 [来源]: [浏览次数]: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L'École de la minorité francophone au Canada (1867-1927) :

à la recherche d'un équilibre politique (I)

(Jean-Philippe Croteau 四川大学)

1867 年,北美英属殖民地的政治精英们筹划建立一种新型政治体制,即未来的加拿大联邦,在此期间,加拿大法语少数族裔及其未来的教育权问题则成为了新宪法制定过程中最敏感的挑战。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因为加拿大不是单一族群文化和宗教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单一民族国家(nation-state)。在此背景下,联邦政府的创始者们同意法语加拿大人建立一个法裔占多数的自治省政府,并在宪法框架下确保他们的某些教育权利。这一政治授权让省政府能在职权范围内保护少数族群的教育权,有效抵御多数族群的“专制”。但是,正如本文所揭示的,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成立的前 50 年里,它并没有完全履行保护法语加拿大人教育权利的职责,而更多地是放任英语省份执行所谓的自治权。

关键词:法语加拿大;加拿大联邦;教育;语言权利;加拿大宪法


试析非洲萨赫勒五国联合反恐行动的困境

(侯宇琼 齐赵园 西安外国语大学)

面对非洲萨赫勒地区严峻的安全形势,2014 年,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布基纳法索、乍得成立萨赫勒五国集团(G5 Sahel),并于 2017 年组建联合反恐部队协同执行跨境巡逻任务。但联合部队行动成效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联合部队面临着资金、装备、兵力不足等诸多困难,再加上圣战萨拉菲主义在非洲的迅速蔓延,恐怖组织逐步“基地化”,面对各方打击化整为零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该地区反恐形势不容乐观。要想摆脱这一困境,还需要萨赫勒地区各国以及国际社会加大支持力度,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关键词:萨赫勒;反恐;非洲


从时空感知角度进行的法语时态教学研究

——以 passé composé 与 imparfait 为例

(何辛 北京外国语大学)

在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中,语法被认为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通过语法规则的讲解以及反复的练习和强化,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机械化的训练模式并不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并运用知识点,尤其是难以用文字解释的内容。本文将从语言时空认知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时间、空间与语言认知的关联,以法语语法中的过去时态辨析为例,从微观层面分析时态学习中的三个认知要素,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利用时空感知来促进时态学习,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语法教学方式,为高校语言文化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时空感知;语言认知;语法教学;法语过去时态


基于思维导图和原型理论的法语同义范畴释义研究

(曾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当今主流法语学习词典在同一范畴词的编纂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相关词目词编排距离较远,其关联性和联想性不足;其二,释异不明显,尤其是同义范畴词。对此,原型范畴理论主张:以同一范畴的原型为核心,运用统一的方式对范畴成员进行区别性释义;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原型释义的可视化工具,可直观地反映范畴词间的语义关系网络。基于此构建的以字母为导向的法语同义范畴释义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范畴词间的联系,增添词典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认知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原型理论;同义范畴;范畴词释义模式;词典编纂


探微《三国演义》法译第一版——从文化负载词出发

(余力涵 南京师范大学)

文化负载词是跨文化译介工作的难点与焦点,通常指代的是表达某个国家、民族文化特有事物与概念的一类词,这类词所蕴含的信息、知识和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容易被忽略或误译。本文以 19 世纪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泰奥多尔·巴维的法译第一版《三国演义》作为样本,通过整体性的译介视角和对具体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探究了该法译本的具体翻译策略和翻译思路。对《三国演义》的法译第一版展开翻译研究有助于为当代汉译法实践提供切实的参考并进一步丰富中国古典文学的对外传播史。

关键词:《三国演义》;泰奥多尔·巴维;文化负载词


让·艾什诺兹小说中的都市群像与生存追问

(戴秋霞 华东理工大学)

当代法国作家让·艾什诺兹借笔下小说人物姓名的含混性和外表的不稳定性构建人物身份的不确定性及认同危机。小说刻画了孤独自闭、怯懦被动的现代都市群像,书写了现代人自我迷失的生存困境以及精神突围的艰难征程。

关键词:让·艾什诺兹;身份认同;生存困境


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自传叙事及其自我身份建构

(陈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西蒙娜·德·波伏瓦写有近百万字的自传作品,其自传叙事及其自我身份的建构之间的关系可从马克·弗里曼提出的历史的、文化的、修辞的和体验的等四个维度出发进行考察。人的存在的短暂性是波伏瓦书写自我以寻找生命意义的根本性动机,对转折点事件的描述使得波伏瓦的自我独特而富有魅力,在叙述过程中重视交流互动使得波伏瓦的自我身份得以完整建构,生平书写是波伏瓦构建新的自我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波伏瓦;自传叙事;自我身份建构


呼应与超越:圣艾克絮佩里的精神坐标

——以《人类的大地》为例

(陈敏华 中山大学)

法国飞行员作家安托万·德·圣艾克絮佩里以飞行与写作双重生涯为人熟知。1939 年出版的《人类的大地》涵盖其职业启蒙经历到大战见闻,传达出对人类境遇的深切思考。作品获颁“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圣氏创作也日渐从纪实转向诗意。他以精神与集体为价值基石,主张用行动救赎、语言导引,发展出根植时代、呼应时代、超越时代的人文主义。本文意在探讨其思想根基,结合作家生平、作品,揭示圣氏思想与时代对立共生、超越互补的关系。

关键词:圣艾克絮佩里;人文思想;《人类的大地》


阿梅丽·诺冬小说中的日本形象书写

(陈丽娟 杨航 大连外国语大学)

比利时法语女作家阿梅丽·诺冬年幼时在日本生活了五年,之后移居至其他亚洲国家。诺冬十七岁时返回比利时接受高等教育却找不到归属感,她大学毕业后回到日本工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日本人。诺冬一直热爱日本文化,然而无法完全接受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和日本人的价值观念。日本梦破碎后,诺冬出版了多部小说,在小说的空间中建构了她心目中的日本形象。诺冬对日本形象的书写本质上是她对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种追问与思索。

关键词:阿梅丽·诺冬;日本形象书写;文化身份


欢迎赐稿和订阅!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季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0-1518/D

ISSN:2096-4919

邮发代号:2-448

出版日期:季初25日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龙源期刊网等。


投稿邮箱:fayuguojia@163.com

点击附件可下载本刊稿约及体例:《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体例与格式.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