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我院2015、16级十八位同学赴鄂尔多斯志愿服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1-07 [来源]: [浏览次数]:

我学院201516级十八位同学赴鄂尔多斯志愿服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

2017年8月,北外法语系2015、16级刘磊、刘依凡等十八位同学经学校团委的推选与层层选拔,凭借优秀的法语专业能力,脱颖而出,代表法语系参加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的志愿工作,为大会提供咨询、引导、翻译、讲解、陪同等服务。

此次大会是一个全球性的大会,也是中国首次承办联合国级别的环境类会议,其主要任务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公约》新战略框架,确认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并筹集资金支持。参会人员包括荒漠化公约196个缔约方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及民间组织代表,正式代表约1400人。

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大会选举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担任此次大会主席,联合国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出席并发表致辞。志愿者们自开幕式起,也正式上岗,他们由陌生到熟悉,由忐忑不安到成熟自信,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努力着。为了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工作,志愿者们进行了一周包括鄂尔多斯市情、志愿者服务基础知识、国际礼仪及跨文化交流、外事纪律、涉外人员基本条件和守则等多项系统专业的课程培训。

在机场,他们用真诚的微笑认真接待每一位抵达人员;

在酒店,他们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服务每一位入住外宾;

在医院,他们流利说着外语,帮助外宾与医务人员沟通;

在景区,他们耐心地向外宾讲解景点背后的故事;

在会场,他们积极热情地提供帮助。

他们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的交接工作,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希望保障每一位参会人员的需求。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大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的耐心、贴心服务,成为大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十多个日夜,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往南回归线逐渐移动,北半球人的影子越来越长,他们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不断前行着。恩格贝的荒漠中有他们亲手栽下的小树,大漠的落日余晖下是他们行走的背影,

9月17日下午,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满怀着不舍,踏上了回北京的归途。

记得散文家林晓风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名字会被记多久?很多时候来来往往行走匆匆,人与人之间总是擦肩而过,来是偶然走也是必然的。他们的名字也许不会被记住,但他们的热情洋溢的笑容,会永远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

常常读到这样一段颂扬志愿者的话,在经历了这次志愿者活动之后,相信每一位志愿者都真正懂得了其中的意涵:“一名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供稿人:牛抒雅